連載介紹 - Clean Architecture in Go
大約在 2022 年左右,我開始學習到領域驅動開發(Domain-Driven Design,簡稱 DDD)和清楚架構(Clean Architecture)的知識,並且嘗試應用在工作中。然而 DDD 涵蓋的範圍更大,因此先專注在 Clean Architecture 的學習,經過兩年左右的嘗試與實踐,大致上有了一個有體系的實踐方式,再加上 2024 年的 GopherDays 並未接受這個主題,最後選擇以連載形式呈現,因此有這系列的誕生。
理論到實踐
一本書,或者一個知識從了解到理解,最後到能夠應用到底有多大的差距?從 2022 年第一篇「 讀 Clean Architecture 學習依賴管理」文章開始,經過兩年的時間才發現我對於 Clean Architecture 的了解並沒有想像中的完整。
除此之外,涉及到架構層面的問題,大多數時候不是一種「公式解」的方式可以解決的,更多是綜合的考量和取捨所下的判斷,因此書中不會給出完整的案例,也無法粗暴地套用到任何情境上,只能依靠讀者的理解慢慢摸索。
我在 2023 年 RubyConfTW 演講中選擇用「指引(Guide)」的方式描述架構也是這個原因,要以架構層級思考問題,我們需要關注的不是設計細節,而是整體的結構是否能夠處於一個平衡,進而取得最接近理想的成果。
模式
Clean Architecture 一書中提供了一個相當不錯的實踐方式,就是提供了一種處理架構的模式(Pattern)來讓我們參考,基於 SOLID 原則開始思考物件之間的關係,透過介面(Interface)進行約定(Contract)來將不同層級的元件區分開來,用來達到軟體的「彈性」也就是讓修改、調整能夠更加的容易。
正因為這種思考的方式能夠幫助我們區分出抽象程度(如:商業邏輯、使用者介面)的差異,以及每個物件之間相互依賴對於改變的影響,才得以讓軟體的架構變得清晰,使我們可以更清楚的了解到每個物件具備怎樣的職責、可以被哪種物件替換、需要依賴哪些物件才能運作等等資訊。
在這幾年工作、個人專案的實踐中,也開始感受到架構與模式的影響。以「產生物件」的情境來說,會根據我們在架構設計的目標不同,會採用 Factory 或者 Builder 來生成某個物件,若是沒有考慮架構,那麼可能就只是剛好在重構中注意到這樣的特性,然而在架構的指引之下,就很容易能注意到哪一種設計模式更加適合。
目標
這一系列的目標是以實際的功能開發作為案例,總結我過去兩年多在 Clean Architecture 的學習跟理解,以及實際上在工作中應用後得到的實踐方式。
如同一開始所提到的架構層級問題,這系列不會以解答各種情境的角度來撰寫,而是以大多數情況都能適用的作法,也是 Clean Architecture 書中所採用的案例,擁有四層的架構規劃,分別是處理底層的 Framework、與商業邏輯對接的 Controller、Presenter、每個領域(Domain)能做的行為 Use Case 以及作為核心邏輯的 Entity 來舉例。
透過這樣的案例,可以看到我們是如何讓 HTTP API 的實作,能夠擴充支援 gRPC 而不會有巨大的改動,以及四層架構中,每一層之間的邊界是怎樣形成的。
如果對這篇文章有興趣,可以透過以下連結繼續閱讀這系列的其他文章。
- 連載介紹 - Clean Architecture in Go
- 目標設定 - Clean Architecture in Go
- wire 的依賴注入 - Clean Architecture in Go