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對興趣的看法
其實這是有感而發的一篇文章,我想應該是不會有什麼內容,頂多就是某人分享他那神奇喜好(?)的由來。
最近像是升上大二要選擇分組(多媒體、動畫、遊戲)還有妹妹要選學校這些事情,我又開始想了一些東西,本篇文章就是把東西釋放(?)出來讓腦子舒服點而已~
我覺得所謂興趣是培養出來的!
也許我的想法可能會把所謂的興趣跟專長混在一起討論。 但是,有興趣的事物,順利發展成專長的機會不是比較大嗎?我覺得這點應該是很確定的,因為樂於從事,所以久而久之累積了不少相應的技巧與知識。
那麼,為什麼說是培養出來的呢?
因為我認為,大家有興趣的東西一定很多,那到底什麼可以發展為真正的興趣就是一個重要的問題。
基於這點,就自信對學習的影響來看,我認為這是影響是否能順利發展的要素。
在學習過程中,難免會想炫耀,但是大家都一樣有何好跟朋友炫耀,當然是不一樣的東西。那麼什麼是你所擅長的?那就一定是一開始有興趣,並且稍微深入的東西。
只要你比你的朋友稍微傑出一點在這方面上,那你的自信就會被建立起來,更喜歡做這件事情。也許這對朋友好像不太禮貌,但是如果不建立自信以及其他能夠讓自己樂於學習的要素,那麼怎麼能成為興趣呢?
以自己學程式的例子來看,因為我很小就開始學習,也因此我開始能夠運用的時間點比其他人早很多,即使只是偶爾分享心得與知識,別人也會自然認為你在這方面很厲害有需要相關領域的協助時,自然就會請你幫忙。
此時,就會有自信,而且還能夠獲得繼續學習下去的動力。相對的,如果一直被他人唾棄,除非天生就是得學下去,不然我想很難有人可以孤獨的自己把一項技巧繼續學習下去的。
當然,不一定要他人才能夠建立自信。從我進入數媒系開始已經快一年了,素描課雖然無法達到理想的程度,但是扎實的修煉還是呈現出了效果,我很明白,我在喜愛的動漫人物的繪製上,比過去好上很多,這種進步的喜悅讓我更有信心自己可以學好,並且繼續努力。
所以,我認為興趣需要培養。
那麼,有時候真的會有很多喜歡,我認為就去做,那就好了!喜歡的事物,坐再多,也不會累。
不過,物極必反。有時候到達極限的時候,再喜歡的東西也不想做,那就丟到一旁,盡情的玩,玩累了,就會再次把焦點放到興趣上。
不過,有時候所謂的娛樂跟興趣是不能混為一談的!娛樂是為了紓解壓力,畢竟即使是興趣還是會構成壓力,我想那是來自自我要求與尋求他人肯定時所產生的。
如果把娛樂(看電視、玩遊戲)視為興趣,那麼最後的下場大概就是你很熟悉某某偶像劇劇情,或者在遊戲世界是個大富翁,在現實只是個一事無成的人而已。並非說不能有娛樂,只是要把興趣跟娛樂區分清楚。
教育部的國語辭典給興趣的定義是:樂於學習的事物
也因此,興趣是在進行學習,而非純粹的娛樂。娛樂可以紓解壓力,做有興趣的事物也可以,只是興趣所累積的壓力得靠其他東西在將其釋放。
寫程式、學習寫程式、畫畫、學畫畫和設計,我真的很快樂,我也覺得能這樣繼續下去就好,我並不覺得課業上給我的是壓力,反而覺得是一種讓我獲得更多快樂的必備條件。
我想,興趣的終點就是變成專長,但是如果只是純粹的專長而不是興趣,那麼一旦學習的誘因消失,那就無法繼續學習了!也會因此而逐漸失去那一項能力,這真的很可惜。
雖然我想了這麼多,我卻無法悟出為什麼有人沒有興趣這一件事情,我還是覺得只要活的像個人,應該就會有興趣。那麼為什麼問起一些人你以後想做什麼的時候,他們卻不能把最快樂的那件事情說出來,把他的興趣說出來,就好像想要殺掉自己的興趣一般。
興趣也會是一個人的個性,我覺得因為興趣而努力、前進的人,讓人敬佩、尊敬,而且他也很有個性因為他不會受到其他人的影響,我行我素的努力。這不是一件很棒的事情嗎?
興趣真的需要培養,不要一開始就殺掉他。
也不要把興趣限制住,我真的覺得現在的小朋友自由的時間太少,一直被課業框住,父母也沒有讓他們選擇興趣,那麼透過興趣得到的自信以及在升學上可以選擇的方向,不就也相對的消失了嗎?
所以我也很感謝父母,從小就沒有阻止我過,所以我選擇對的學校得到相對優秀的專長,而且過得很快樂。
不過,有時候發展太順利反而會不知道不順利的人到底出了什麼問題。所以我也希望還不知道自己興趣的朋友們告訴我,為什麼你們不能像我一樣喜歡告訴別人「我喜歡寫程式、做設計」還要硬給他塞一點相關的知識才肯罷休的原因。
我的興趣大概已經被我養到希望所有人都跟我有一樣的興趣,享受一樣快樂的程度,但是我覺得這沒有什麼不好,這就是熱愛。
看起來是一篇挺長的文章,如果你可以讀到這裡,我想你的耐力一定超好~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