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HackGen 2013 政大場
昨晚莫名分心就沒寫完了(牆角
在今年 2013 年的 HackGen 主要就是政大、大同這兩場。 在昨天,政大場終於結束了!
雖然報名情況不如我們最初所期待的熱烈,但是就如同強哥所說,這是一個開始。
這邊文章會簡單說一下我的心得和感想。
昨晚莫名分心就沒寫完了(牆角
在今年 2013 年的 HackGen 主要就是政大、大同這兩場。 在昨天,政大場終於結束了!
雖然報名情況不如我們最初所期待的熱烈,但是就如同強哥所說,這是一個開始。
這邊文章會簡單說一下我的心得和感想。
仔細想想,從 2011 年的 PHPConf 到現在也已經第三年了⋯⋯
第一年是會眾,第二年是工作人員,第三年是作者(投稿文章)每年參加 PHPConf 大概是我的例行公事。 在資訊相關的歷程中,陪伴我最長時間的程式語言就是 PHP 一直都有一份無法割捨的感情,即使已經很少用 PHP 開發東西了⋯⋯
不過,在我學習過這麼多種程式語言(PHP, JavaScript, ActionScript, Lua, Ruby, Java, etc) 之後,其實我認為各種語言大多有它特別的性質,有愛就好,而 PHP 大概就是對於「新入門的網站開發者」有著不錯的親和力。
那麼,今年的 PHPConf 如何呢?
前一篇文章說到了 Zephir 於是這篇就要來研究一下摟~
關於這篇文章,會做以下幾件事情:
那麼,廢話不多說,馬上開始吧!
會寫這篇文章,主要是最近收到 Nitrous.io 的信,而我意外地想到一個特別的用途,那就是透過線上協作功能教我妹寫 Ruby on Rails。
註:本文連結都帶有 Nitrous.io 的邀請碼,如果不喜歡請直接輸入 Nitrous.io 進入網站註冊
這大概要追溯到三、四年前,一個叫做 Action.io 的服務了⋯⋯ 那時還是高中生的我,意外的申請了一個叫做 Action.io 的 Beta 計劃,然後開始等待邀請碼。 (根據噗浪訊息,直到今年我才收到 Beta 邀請碼)
當時的 Action.io 展示了一個功能「線上協作」而引起我的興趣。
至於線上協作是什麼形式的呢?昨晚上測試的結果是只要啓動「協作模式」就能夠立即得看到其他人的編輯,並且附有聊天室的功能。 不過如果單純是這樣,那麼用最近幾年出現的線上編輯器不是也可以達到嗎?不過,既然有辦法推出這個服務,總是會有他的過人之處,那就是他直接提供了你一個接近 VPS 的環境。(推測是 Amazon EC2)
昨天在 TEDxTaipei 實習的時候說要修正之前 Timer (計時器) 的錯誤,我馬上就想到可以用 Facebook 的 React 來改寫。
之前就非常想玩看看,這次完了之後發現確實不錯,可以來推一下 XDD
註:暑假剛好有機會在 TEDxTaipei 實習,主要處理 WordPress 後端一些 PHP Code 和一些與前端搭配的技術,而計時器在 TEDxTaipei 會自行製作是因為有多了幾個特殊的按鈕的關係。
老爸公司的網路線也漸漸的配置完成,也因此需要將 Switch 和 UTM 等設備都設定好。
在朋友的建議下,決定使用 Port Base 的 VLAN 不過,遭遇的不少困難。
像是朋友知道有 VLAN 這東西但是 Port Base 的設定完全不熟之類的
注意,本篇文章為個人理解,有錯誤或者建議請告知修正
昨晚參加 Golang 小聚後,回到家稍微思考了一下該做什麼⋯⋯
有時候單純的交流似乎比聽演講不錯,不過各有利弊,但是我也該開始思考之後一年該做些什麼。
基本上我是個非常「雜食性」的人,所以舉凡設計、程式撰寫、音樂等大多都有一定程度的興趣,也因此很難以分配好足夠的時間去做該做的事情。
距離畢業其實剩下兩年多,個人對於繼續升學並沒有想法,基本上順其自然即可。
不過,之後該做什麼才能夠讓未來的路更加依照自身的需求,這就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。
最近被損友推坑,配合老爸公司轉移地點到車站。順便進了一些比較專業的網路設備然後就大失血了
第一次碰到需要使用 RS232 (COM) 進行管理的設備,雖然備有 Web 界面,但是 Console 界面總是不怕進不去,也多了一分自己好像是網管人員的神秘感(誤
不過,身為 Mac 使用者,跟萬惡的 Windows 使用者比起來,卻多了許多困難。
其實我以為我很快就沒東西,沒想到還能超過一分鐘。
第一次不知道該講什麼,我真的該分享一下怎麼制作的,是個很簡單卻又非常有趣的作品。
因為 Github 的 API 是允許 Cross-Domain 存取的,也因為這樣,我才能夠順利地從 Github 上把我們 Staff 的個人簡介拉出來,然後透過 Backbone 去呈現。
我一共用到了這些 JavaScript Libary / Tools
實作也非常簡單,只需要約六七個檔案就能完成。